您现在的位置是:图表 >>正文

到8的10条血泪3万位老从1惨痛一教训韭菜经验千的

图表7人已围观

简介记得去年和一位圈内老友喝酒,他给我讲了个让人唏嘘的故事。2017年那波牛市,他1000美元本金最高冲到13万美元,结果贪心不足,最后只剩8000美元出局。那晚他喝得酩酊大醉,但第二天醒来后痛定思痛,总结出了这10条让他在熊市还能赚30万美金的铁律。1. 持仓的灵魂拷问:现在你还愿意买它吗?老张说他最惨痛的教训就是死抱着垃圾币不放。当时手里十几个山寨币,明明知道都是空气,就是舍不得割肉。"就像谈了个... ...

记得去年和一位圈内老友喝酒,他给我讲了个让人唏嘘的故事。2017年那波牛市,他1000美元本金最高冲到13万美元,结果贪心不足,最后只剩8000美元出局。那晚他喝得酩酊大醉,但第二天醒来后痛定思痛,总结出了这10条让他在熊市还能赚30万美金的铁律。

1. 持仓的灵魂拷问:现在你还愿意买它吗?

老张说他最惨痛的教训就是死抱着垃圾币不放。当时手里十几个山寨币,明明知道都是空气,就是舍不得割肉。"就像谈了个渣对象,明知道该分手,就是不甘心"——他说这句话时苦笑着摇头。现在他每天都会问自己:如果现在手里没这个币,会买吗?

2. 买币要理由,卖币要果断

他给我举了个例子:去年买某个公链币是冲着他们说要和亚马逊合作。结果三个月过去了,连个亚马逊的毛都没见着。"就像追姑娘,人家说考虑考虑,三个月都没回微信,你还等着过年啊?"

3. 留点余粮好过冬

"全仓梭哈的人,最后都成了赌徒。"老张说他在2020年3月暴跌时,靠留着的那30%现金抄底,赚了第一桶金。现在他账户里永远留着两成U,就像老农民知道要存够过冬的粮食。

4. 高收益背后是镰刀

说到这儿他激动地拍桌子:"还记得Luna那个20%的APY吗?我有个朋友把买房首付都投进去,现在还在送外卖还债!"他建议新手把ETH当银行定期,其他高收益项目就当买彩票。

5. 买谣言,卖新闻

"这个最经典了!"老张掏出手机给我看他去年做ETH合并的K线图。他在合并前两个月建仓,合并前一周开始分批出货,最后合并当天新闻出来时,他早就在海边度假了。

6. 所谓内幕,十有九骗

他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:"你知道项目方最喜欢在哪儿放消息吗?电报群!因为那里没法查记录。"去年有个"内部人士"说某交易所要上币,结果他查了查,那个 telegram账号才注册三天。

7. 宁错过,别被骗

说到假新闻他气得直摇头:"那个假ETF消息爆出来时,我眼看着韭菜们疯狂追高。但凡花2分钟去SEC官网查查呢?"现在他养成习惯,任何大新闻都要找三个信源印证。

8. 戒掉看盘瘾

"你知道最蠢的操作是什么吗?"老张模仿新手盯着手机的样子,"就这样,每5分钟看一次,看到涨了就追,看到跌了就割。"他现在设置价格提醒后就把APP删了,说这样至少少亏30%。

9. 做市场的预言家

他打开电脑给我看他的分析模型:"看这个,机构钱包异动+链上gas费变化+期货溢价,三指标共振准确率能到75%。"去年他就是靠这个提前布局了香港概念币。

10. 专注才能赚钱

最后老张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:"你看那些赚钱的大佬,哪个不是把自己领域吃透的?V神懂ZK,SBF懂套利。最怕今天玩NFT明天搞DeFi,最后都是给项目方打工。"他现在就专注研究Layer2赛道,偶尔玩玩meme币当娱乐。

临走时老张拍拍我肩膀:"记住啊兄弟,在币圈活得久比赚得快重要。"看着他的劳斯莱斯开远,我想这大概就是悟透这些规则后的样子吧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行情暴跌时,我们如何逆势狂赚8700美元?

    图表

    今早睁开眼睛看到行情走势的那一刻,我的心跳都加速了!比特币和以太坊就像坐上了滑梯,一路向下猛冲。说实话,这种暴跌行情对我们这些老手来说,简直是天上掉馅饼。精准预判带来的丰厚回报还记得昨晚吗?我盯着K线图看了整整三个小时,那些技术指标就像在对我说话一样:布林带开口扩大,MACD死叉确认,RSI超买后快速回落...这些信号都在告诉我,暴跌要来了!于是我果断在群里喊出了"做空"的指令。以太坊30个点的下... ...

    图表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DeFi用户体验革新:意图机制或将彻底改变游戏规则

    图表

    文/Arjun Chand(Bankless特约分析师) | 译文/金色财经0xjs说真的,现在的DeFi体验简直让人抓狂。作为一个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,我见过太多新用户被复杂操作搞得晕头转向。刚接触DeFi的朋友经常跟我抱怨:"我只是想换个币而已,怎么搞得像参加高等数学考试一样?"当前DeFi体验的痛点就拿最常见的跨链兑换来说吧。你想把Arbitrum上的USDC换成Optimism上... ...

    图表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比特币的魔力:中本聪如何让数字世界首次体验真稀缺

    图表

    最近遇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:比特币总量为什么能精准控制在2100万枚?没有央行监管,没有审计机构背书,这个数字凭什么让人信服?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时的困惑。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,可能会颠覆你对"稀缺"二字的理解。稀缺性的革命:从物理世界到数字王国说实话,以前我们理解的稀缺性都很"实在"。比如黄金稀有是因为地壳中金原子就那么多,石油珍贵是因为需要亿万年才能形成。但数字世界从来不是这样... ...

    图表

    阅读更多